不孕症infertility
是指婚后夫妇同居,性生活正常,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未孕1年者;或曾孕育过,未避孕又1年以上未再受孕者,称为“不孕症”。前者称为“原发性不孕症”,古称“全不产”;后者称为“继发性不孕症”,古称“断绪”。不孕症在古代尚有“无子”、“绝产”、“绝嗣”之称。
西医学认为导致不孕症的各种因素中女方因素占40%—55%,男方因素占25%—40%,双方因素占20%,免疫和原因不明的占10%。
女方因素:
1、卵巢因素——黄体功能不全
2、输卵管因素
3、子宫因素
4、外阴阴道因素
5、免疫因素
6、原因不明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是指由于黄体发育不良或过早退化,孕酮分泌不足,或子宫内膜对孕酮反应性降低而引起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迟缓或停滞,或基质和腺体发育不同步而影响孕卵着床而导致的不孕症。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没有完全形成黄体,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未能及时转换,而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因此往往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在不孕症中约占10%。
现代医学认为此病的病因目前还不是太明确。正常黄体机能的维持有赖于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的完善,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出现黄体功能不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4个方面:1、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不足;2、垂体分泌的催乳素(PRL)过多、过少;3、卵泡本身不成熟,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有关;4、黄体本身合成孕激素不足或与雌激素之间的比例不协调等有关。
女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卵巢,在不孕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卵巢的功能有两种,一为产生卵子,包括卵泡发育,卵子成熟后排出。另一功能即分泌女性必需的激素以维持女性的第2性征,并作用于子宫等处,周期性的来月经。正常排卵周期分3个阶段,即(1)卵泡发育成熟、(2)排卵、(3)黄体形成。正常情况下,卵巢排卵前1-2天内,卵泡中的颗粒细胞便开始黄素化,排卵后,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雌、孕激素。分泌量在排卵后7-8天达高峰,然后于月经前1-2天迅速下降。如果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及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不足,那么卵泡发育成熟就不完善。于是,虽然卵巢能排卵,但黄体正常发育要受影响,从而出现黄体功能不足导致不孕。
哪些因素会引发“黄体不健”?
1.流产后的损伤,如清宫手术子宫内膜损伤,内膜较薄,对雌孕激素的反应度差,卵巢功能受影响,反射性地影响内分泌的调节,致黄体不健全。
2.过度疲劳,思想极度紧张,极度忧郁愤怒,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大病久病之后严重的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皮层对内分泌的调节,使得孕激素分泌不足,造成黄体功能不健。
3.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亦可引起黄体功能不健。
黄体功能不全临床表现
黄体功能不足易导致卵泡发育不良、黄体生成不完全和黄体本身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不孕症为数不少。
黄体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经期延长、不孕或流产,而流产主要发生在孕早期。患者平时可出现腰酸痛、神疲乏力、怕冷、手足冷,月经前少许出血、乳房胀痛等不适的症状。
黄体功能不全辅助检查
测量基础体温:每天早晨自然睡醒后静息状态舌下测量体温,通过2个月的连续测试,正常的基础体温:上升幅度不小于0.3摄氏度,体温升高不少于12天。黄体功能不全的基础体温曲线双相不典型,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或上升幅度不到0.3度,或呈阶梯形上升,或呈锯齿状,或高温维持时间不到12天。
诊刮术:在月经周期的第二十六天进行诊刮,取子宫内膜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分泌期子宫内膜是否形成,与月经周期数是否符合。如果子宫内膜分泌不良或者落后于诊刮日2天以上的内膜,则考虑黄体功能不全。在月经第二十一到二十六天测血液内孕激素,其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则提示黄体功能不全。
超声监测排卵,往往发现卵泡形状不规则,不圆,或卵泡未成熟到2.0cm就已经排出;从排卵后到来月经的时间应该是14天左右,如果少于12天可以诊断黄体不足。
黄体功能不全西医治疗
可以通过促排卵、体外补充黄体酮来处理。
中医之认识
医以整体调节,双向调节为主,恢复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不易产生偏差。
将西医生殖生理特点与中医月经产生机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应用于临床。西医认为月经是指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中医认为月经的产生,是女子发育到成熟的年龄阶段后,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
西医对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环节在于女性性腺轴丘脑下部-垂体-卵巢三者之间协调作用;中医从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关系及其调节进行了有关研究,逐渐形成了中医学的女性生殖轴概念,即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说。西医将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4期;中医将月经周期分为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氤氲期、的候期、真机期)、经前期4期。
我们结合月经4期变化,考虑阴阳平衡关系,应用阴中求阳及阳中求阴的理论,其依据是阴阳互根互用,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阳虚,补阳时适当配伍补阴药的方法称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阴虚,补阴时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方法称为阳中求阴。我们用药温而不燥,补而不腻,追求阴阳平衡,阴虚体质的人用滋阴药加少量助阳药,阳虚体质的人用助阳药加少量滋阴药,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境界。并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本病。
人工周期疗法是现代医学模拟自然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内分泌变化,将雌、孕激素序贯或合并应用,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变化,引起周期性脱落。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模仿西医人工周期改善雌激素水平和黄体功能的方法,根据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的阴阳转化、消长规律,采用分段施用中药,使失调的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机能重新恢复平衡,从而调整肾的功能,使月经恢复正常。
经后期(卵泡期)、(增生期):指月经干净后至经间期前,约为周期的第5-13天,此期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动态变化。阴长,是指肾水、天癸、阴精、血气等渐复至盛,呈重阴状态。重阴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的阴长高峰时期。按阴阳辨证现为属阴的阶段,基础体温处于低温相。肾阴是生殖功能的物质基础,在这一阶段应着重滋补肾阴,调补脾肾、滋养阴血,使肾中真阴充实,能够促进卵泡充分发育成熟,促使“真机”到来。即帮助子宫内膜修复增生和帮助卵泡发育。
临床常用归肾丸合二至丸加减。这一时期养阴补血固然重要,但补精助阳也很重要,在滋养阴血的药物基础上,加少量温柔的助阳药以助阴精(卵泡)的生长。临床上在经后期善用生熟地、制首乌、女贞子、枸杞子、桑椹子、山萸肉补肾阴;当归、白芍养肝血柔肝;炒白术、茯苓、生苡米健脾祛湿,配伍桑寄生、川续断、菟丝子、覆盆子、沙苑子、紫河车等平和的补益脾肾阳气的药物以阳中求阴。
中成药
四物颗粒剂配六味地黄丸或单独用左归丸或坤泰胶囊。
四物颗粒剂: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
左归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枸杞子、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
坤泰胶囊:熟地黄、阿胶、白芍、茯苓、黄芩、黄连
加减应用:
1、若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大便头干后稀,舌淡红,脉细弦,可加丹栀逍遥胶囊或加味逍遥丸或逍遥颗粒剂(丸)。
2、若面色萎黄,纳食不香,胸闷气短,四肢乏力,大便稀,舌淡苔白,脉细弱,可加参苓白术丸、人参养荣丸。
3、若腰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可加艾附暖丸。
经间期(排卵期):
周期第14-15天,也称“的候期”、“氤氲期”、“真机期”。在正常月经周期中,此期正值两次月经中间,故称之为经间期。是重阴转阳、阴盛阳动之际,正是种子的时候。临床上在经间期善用巴戟天、仙灵脾、石楠叶、紫石英以温助肾阳,以川断、杜仲、橘核、乌药补益肾气,再加减运用川牛膝、鸡血藤、赤芍、川芎、丹参、生山楂、泽兰活血通经,甚者运用苏木、地鳖虫以活血破瘀助动。
中成药:
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配桂枝茯苓丸、丹莪妇康煎膏、少腹逐瘀颗粒剂(胶囊)、血府逐瘀胶囊、坤泰胶囊。
金匮肾气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桂枝、附子
右归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鹿角胶、当归、肉桂、制附子。
加减应用:
1、若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大便头干后稀,舌淡红,脉细弦,可加丹栀逍遥胶囊或加味逍遥丸或逍遥颗粒剂(丸)。
2、若面色萎黄,纳食不香,胸闷气短,四肢乏力,大便稀,舌淡苔白,脉细弱,可加参苓白术丸、人参养荣丸。
3、若腰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可加艾附暖宫丸。
经前期(黄体期)、(分泌期):
即经间期之后,约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此期阴盛阳生渐至重阳。重阳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的阳生的高峰时期。此时阴阳俱盛以备种子育胎。排卵后,基础体温进入高温相,此期阳长阴消,冲任气血盈满,阳气渐长,肝气易于循经上扰,常伴有乳房胀痛、胸闷烦躁等肝郁症状。黄体功能不全,主要与肾阳虚有关。经前期开始阳长至重,而阳长是在重阴转化下开始,所以阳长至重,必须有实阴的基础。
故此期以温肾助阳为主要治疗原则,兼以疏肝理气,促进黄体发育,以利孕卵发育,运用仙灵脾、川断、桑寄生、菟丝子、巴戟天、紫石英、石楠叶、锁阳、鹿角霜以补肾阳;阿胶、紫河车大补精血;配伍生熟地、制首乌、女贞子以阴中求阳;以党参、生黄芪、白术健脾益气;苏梗、砂仁既可防上述药物滋补过腻,又有安胎之效。此期用药有双保险之效,若怀孕则保胎,若未孕则调经。
中成药:滋肾育胎丸配坤泰胶囊。
行经期(月经期):
经行第1-4天,此期子宫泻而不藏,排出经血。既是本次月经的结束,又是新周期开始的标志,呈现“重阳转阴”特征,是“重阳则开”阶段,在阳气的转化中推动经血的排出,除旧生新,出现新的周期。
《傅青主女科》认为:“经水出诸肾,而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亦郁矣”。肝郁常见心烦,乳胀,脉弦等。我们在经前期方基础上加减采用补肾疏肝法治疗,肝郁每致血行不畅而血滞,故常加用活血的益母草、生蒲黄、泽兰、郁金、香附、合欢皮、三七粉等以祛瘀生新。
中成药:
坤泰胶囊配益母草颗粒剂(胶囊)、复方益母胶囊、桂枝茯苓丸、丹莪妇康煎膏、少腹逐瘀颗粒剂(胶囊)、血府逐瘀胶囊。
加减应用:
1、若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大便头干后稀,舌淡红,脉细弦,可加丹栀逍遥胶囊或加味逍遥丸或逍遥颗粒剂(丸)。
2、若面色萎黄,纳食不香,胸闷气短,四肢乏力,大便稀,舌淡苔白,脉细弱,可加参苓白术丸、人参养荣丸。
3、若腰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可加艾附暖宫丸。
总结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揭示了阴阳协调平衡是维持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凡肾中阴阳不衡,肝脾不和,气血失调导致妇科疾病时,即用和法,调其偏胜,扶其不足,使病去人安。
《景岳全书》云:“命门为精血之海,脾胃为水谷之海,均为五脏六腑之本。然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滋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我们临证强调补肾以培先天之根,健脾以滋气血之源,调肝以利气血畅行。补肾善于阴阳双调,注重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取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意。
由于中华国医膏方服务季首届膏方制备学习班广受好评,医院广泛开展,所以年5月13-15日将再次在上海举办膏方服务季膏方制备实操精英培训班,届时中药泰斗祝之友将现场传授熬制膏方,手把手教学,反复观摩,机会难得,医院、诊所及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咨询电话
中华国医膏方服务季首届膏方制备学习班
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
首届中华国医膏方服务季膏方制备实操精英培训班
暨膏方服务季全国专家宣讲团专家受聘大会邀请函
各位专家学者及有关单位:
随着人们对膏方的认识和理解,膏方的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怎样才能制作配伍用药精良、具有针对性的膏方,更好达到防病治病、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举办了中华国医膏方服务季的系列活动:首届中华国医膏方服务季的启动仪式、首届膏方临床应用高峰论坛、全国膏方医学专委会成立大会、膏方抗癌学术经验交流研讨会、全国膏方抗癌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等系列活动分别在上海、成都举办,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满足广大膏方爱好者和使用者的需求,也表彰在首届膏方服务季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中医药临床分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全国经方医学专委会、全国名老中药专家祝之友传承工作室、中华经方大师网、医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华国医膏方服务季总结表彰座谈会、膏方制备实操精英培训班”,将于年5月13——15日在上海召开。现将会议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会议时间:5月13日——15日(5月13日全天报到)
二、会议地点:上海光大酒店
三、会议内容:
1.召开首届中华国医膏方服务季总结表彰筹委会,对全国膏方制备器械、原材料厂家、医院参与科室及个人资料进行上报、遴选、整理,并报大会筹委会,以备评选;2.全国膏方抗癌专家委员会增补专家委员,为受聘专家颁发证书;3.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全国膏方医学专委会增补理事会人员;4.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观摩中药泰斗祝之友教授现场制作膏方,并解答参会代表们在临床中遇到的疑难问题;5.举办国医大师、名老中医药专家拜师传承活动;6.膏方设备的展示及洽谈活动;7.首届膏方服务季全国膏方专家宣讲团成立大会,为受聘专家颁发聘书;8.为了满足经方爱好者的需求,大会将设专病专科经方分会场,届时请经方爱好者提前安排时间参加。
四、会议安排:1.日程:膏方分会场,14日上午观摩熬膏,14日下午观摩熬膏,15日上午观摩熬膏,15日下午讨论答疑。
2.费用:元/人(含会议费、证书费、资料费等);中华经方大师班会员元/人。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五、论文征集:
1、征文内容:面向企业征集新产品、新设备、原材料以及膏方的加工制作等方面的内容。面向医务人员征集药物选择临床各科膏方范例解析及学术论文。
2、征文要求: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新性,全文不超过字,Word排版。文中资料真实,名词术语规范,运用法定计量单位。请将论文电子版于年4月30日,发至大会邮箱zhjf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