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三白草 > 三白草分布 > 正文 > 正文

相隔年,兰溪艺术家在舞台上全面展示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30 17:37:42
治疗女性白癜风疾病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27/4630298.html

东方寄情

兰溪市纪念李渔诞辰周年文艺晚会

(文字脚本,年)

序 幕

[在背景音乐清新悠扬的笛声中,大幕启。

[舞台中间空中一道纱幕打出李渔简介字幕。笛声弱,浑厚画外男中音介绍:

李渔(-),字谪凡,号笠翁,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戏剧理论家、文学家。著有《笠翁十种曲》、《笠翁一家言》、《十二楼》、《闲情偶寄》等五百多万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传》。李渔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画外音落,笛声复起。纱幕收起。

[舞台中间追光,一尊李渔塑像,左手捏闲情偶寄,右手扇子。

[像的后侧是一扇门,门上匾额:伊园。楹联:交胜友,读奇书,乘此际功名未显;蹑仙踪,登道岸,待他年事业垂成。

[舞台背景为兰溪全景图。

情景《寻访李渔》

[光渐起,一个现代老人与一个十来岁小女孩。

小女孩(朝着李渔像的方向):爷爷,这是谁呀?

老人:他呀,是李渔……

[老人拉着女孩的手向李渔像走近。

女孩:那他是做什么的呀?

老人:他呀,写过书,编过戏,还当过村官,办过剧团,开过书店,李渔是一个大戏剧家、大作家,做的事可多了!

女孩:爷爷,你给我讲讲李渔的故事好吗?

老人:好,好,那就从他的伊园讲起吧。

[老人与女孩走过李渔像,走进伊园,追光熄。

[序曲音乐渐止。

[《相见欢》音乐渐起,舞台灯光渐亮。

[一群姑娘从门里边欢叫着跑出,音乐起,姑娘们围着李渔像跳起长袖舞《相见欢》

开场舞蹈《相见欢》

[李渔像好像被感动了,忽然动了起来,捻须笑着,摇晃着脑袋,然后转身走进了伊园,灯光骤暗,音乐骤停,只剩下舞台背景灯,所有的姑娘都定格,成为剪影。

[舞台背景灯暗,人员下。

第一幕 伊山寻梦

[主线:乡情、才情。

[伊山脚。村口。夏。

[舞台背景改为夏李乡村伊山图。

[幕后主题曲响起:

抖擞天公降笠翁,才情最忆故园中。

乡路近,禄途空,伊山别业觅仙踪。

情景《十郎归乡》

[灯亮,村民相互传递“神童回来了”的消息。

[两个青年村民拥着李渔从左上。李渔一面走一面跟大家招呼。

众村民:神童回来了!李渔回来了!

四叔公(走上来拉着李渔的手):谪凡啊,大伙早就盼着你这个神童回来呢!

李渔:四叔公,村里发生什么事了?

四叔公:外面兵荒马乱的,田里又遭受大旱,村里的祠堂才建了一半,祠堂总理拿着钱跑了,你说怎么办呀?(接过村民手中的祠堂账本,翻开指给李渔看):你看看,这记的都是什么糊涂账!

[李渔接过祠堂账本翻看

四叔公:依我看,这祠堂总理还是你来当吧!

李渔:我?我一个晚辈,哪当得了总理啊?(连连摆手)不行,不行!

四叔公:你可是当年金华府的五经童子,村里就数你才学高,你不行还有谁行啊!

众村民:是啊,你来当吧!你来当吧!

李渔:既然乡亲们这么信任我,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大伙鼓掌。四叔公捻须笑着。

李渔:四叔公,我看先把以前的账目理一理,以后祠堂所有的账目都要张榜公布。

四叔公:这样好!这样好!

李渔:阿牛,你现在就带领村里的青壮年去村头的龙门溪开工筑坝,把龙门溪的水引到我们这片田畈里来。

四叔公:引水灌田,旱涝保收,好主意啊!

[李渔继续吩咐着,众人下……

[追光,舞台中间两个小孩在一边拍手一边唱《歌十郎》。

童谣《歌十郎》。

大才子,李十郎;回家乡,天天忙。

盖个亭,好乘凉;造个坝,好种粮。

修宗谱,修祠堂;你来夸,我来唱。

[突然跑过来一个男孩从中间用手把他们分开。灯亮。

男孩:李渔算什么大才子,我长大了要当大大才子!

四叔公:啊,小小年纪竟敢如此狂放。

李渔(哈哈大笑):四叔公,我看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莫道班门难弄斧,正是雷门堪击鼓,小孩子狂放一点未尝不是好事啊!哈哈哈!(下)

[灯暗,音乐起,歌手出。

男声独唱《示儿辈》(《天仙子·示儿辈》)

少小行文休自阻,便是牛羊须学虎。一同儿女避娇羞,神气沮,才情腐,奋到头来终类鼠。

莫道班门难弄斧,正是雷门堪击鼓。小巫欲窃大巫灵,须耐苦,神前舞,人笑人嘲皆是谱。

[歌手下

[灯亮。舞台中间几个村民正在挂“且停亭”牌匾。李渔、四叔公和几个村民在看。

四叔公(念着对联上的字):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且停亭!好!这名字取得好!看不出来,你不但文章写得好,建房筑坝也是行家,一个小小伊园建得那么漂亮,一座过路凉亭也被你弄得这般雅致,人家都说,自从你当了祠堂总理,我们村啊,变得越来越美了!

李渔:哪里哪里,还不都是为了村民啊!四叔公,等宗祠修好了,我建议把宗谱也重修一下,你说好吗?

四叔公:好,好!谪凡啊,全村老小都编了曲夸你呢。美中不足的就是平日都见你写戏编曲,但还没有见你为大伙唱过曲呢,今日高兴,能不能给我们唱上一曲?

村民们:是啊,你给我们唱一曲吧。

李渔:今天就免了吧,等过几天我去请几位唱曲的好友,配上器乐,就在这且停亭中给大家唱一曲。

众:好!

[众人下,一群孩子欢呼着“噢,凉亭造好罗!”跑上来。

孩子们:噢,凉亭造好罗!

孩子们(诵):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且停亭!

[音乐起,孩子们拍着手散开,摆成队形唱。

少儿合唱《君来且停停》

第二幕 芥子萦梦

[主线:友情、艺情。

[芥子园。后院。秋。

[舞台背景为金陵的秦淮河畔繁华楼阁图。

[幕后主题曲:

岂止文章誉九州,传奇词曲更风流。

痴尽处,复何忧,闲情偶寄笑春秋。

[舞台上家姬在后花园练功,有耍枪的,有耍刀的,有吊嗓的。

情景《交游论艺》

[舞台正中匾额“芥子园”,楹联:“休萦俗事催霜鬓,且制新歌付雪儿。

[灯亮。李渔在指导与纠正家姬们练功的姿势与表情,而后步入亭中品茗沉思。

[众姬见李渔沉思,相互掩口下。

蒲松龄(上):笠翁兄!笠翁兄!

[李渔仍在沉思,没听见呼声。

蒲松龄(走近大声地):笠翁兄!

李渔(猛抬头,惊喜状):哎呀,是蒲老弟啊!

蒲松龄:笠翁兄,你好雅兴啊!我到处找你,你却躲在这里,又在写什么大作?

李渔:哪有什么大作,我就是靠卖文字糊口的,家里这四五十口人,都靠我这支笔买米下锅呢!

蒲松龄:笠翁兄,你就不要跟我哭穷了,你的《十种曲》刚刚上市,已被抢购一空,人人争看,真是洛阳纸贵啊!知道外面如何评价你吗?

李渔:如何评价?

蒲松龄:笠翁词曲,本朝第一。

李渔:哈哈哈!如此评价,不敢当啊。词曲乃艺中末技,不为世人所重,怎能与你的《聊斋》相比啊!百年之后,世人只知你蒲松龄,何知我李渔呀?

蒲松龄:世事沧桑,百年之事何以定论?

李渔(从袖里拿出一本书递给蒲):这是我新写的小说《十二楼》,请蒲老弟指正。

蒲松龄(接过书翻了翻,拍掌道):文以楼名,曲以情寄,好书!好书!笠翁兄真是奇才啊!

李渔:过奖过奖。对了,蒲老弟,今天是哪阵“鬼风”把你刮来的?

蒲松龄:不是“鬼风”,是“秋风”,江苏宝应县孙知县托我来请你去演戏。

李渔:噢,这些天家里开销大,手头紧,正寻思着要上哪“打秋风”呢!你这阵“秋风”送得及时啊!

蒲松龄:是不是又排什么新戏了?

李渔:是啊,《风筝误》,蒲老弟想不想先睹为快?

蒲松龄:好啊,人常说,“梨园笠翁江南奇,看戏要看笠翁戏,未看一曲笠翁戏,枉来人生一遭嬉”!

李渔:自古以来这梨园之中都是台上哭哭啼啼,台下啼啼哭哭,惟有我李渔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我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啊。

蒲松龄:如此说来,我今天可要先做一回弥勒佛?!

李渔:你要是成弥勒佛我就成狐仙了,哈哈哈,(手一伸)蒲老弟请!

蒲松龄:请!

[两人边笑边走进风月亭,坐下喝茶赏戏。

婺剧《惊丑》(《风筝误》选段)

占爱娟:慌慌张张梳头画眉,早早地叠被铺床。姑娘姓占,名爱娟。奶娘到门外迎接戚公子去了,又没人点个灯来,叫我独自一人坐在房中,好不怕鬼。

奶娘:戚公子随我来!小姐,放风筝的戚公子来了!

占爱娟:在哪里?

奶娘:在这里!啊呀,戚公子小心!你们二人摸黑坐着,我去拿灯来。

占爱娟:戚郎……

韩琦仲:小姐……

爱娟:戚郎,我可想死你了!

琦仲:这位小姐一定是文武双全,她的力气大得很哪!小姐,小生后来的那首拙作可曾赐和了?

爱娟:你风筝上的那篇拙作么……我早就赐和过了。

琦仲:如此就请小姐将你的佳篇念上一念。

爱娟:我的佳篇么……忘了。

琦仲:自己做的诗怎么忘得这么快呀!还请小姐想一想。

爱娟:想一想……噢,想起来了。

琦仲:请教!

爱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琦仲:啊呀,慢来慢来,这乃是三字经,怎会是小姐的诗啊?

爱娟:这……这果然是三字经,我是故意念来试试你的学问的,啊呀,你连三字经都晓得格,看来你是个大大的才子啊。

琦仲:小姐,你果真是占家的二小姐么?

爱娟:哎,你倒对我犯起疑心来了,如此我也要问问,你果真不是假牌的戚公子吗?戚郎,天色不早,和诗之事以后再说吧!

奶娘:灯来了。

爱娟:啊,有人来了!

奶娘:小姐,灯放在这里,戚公子,你有话快讲,等下我送你出去。

爱娟:快走,你不要来了!戚郎……

琦仲:小姐……啊呀!

(唱)我只说身入桃花洞,又谁知进了恶鬼城,我只得早想脱身计,离开险地出牢笼。

爱娟:戚郎……啊呀,妙呀!

(唱)我当他是一个风流情种,却原来是个道学先生。(啊呀,戚郎……)我与你郎才女貌前身配定,咱二人拜天地同把誓盟。

爱娟:戚郎……哎,他为何不肯近我的身?哦,想必他从未见过我这样标致的面孔。

琦仲:小姐,小生来得匆忙,家中忘了一件大事,求小姐放我回去,改日再来请教。

爱娟:慢,来不来么由你,放不放由我,今日我们俩是佳人遇见才子,你若不与我结下白首之约,休想逃出我府!戚郎,你就不必推辞了,戚郎……

[曲毕,两人笑得前仰后合。

蒲松龄:妙,妙,妙啊!笠翁兄,这两位美人好像以前没有见过啊?

李渔:蒲老弟好眼光啊,这是我新得的乔、王二姬,颇有演艺天赋,一生一旦,恰似天成,如今已是我戏班里的顶梁柱了。

蒲松龄:如此柔美的身姿、甜润的嗓音,真是令人消魂啊!笠翁兄,这江南的美女可都让你占尽春光了。哈哈哈!

李渔:此言差矣,这两位美人可不是江南女子,是我远游西北时所得。

蒲松龄:北方人?竟然让你调教得如此风韵?

李渔(摆手):不是我调教得好,而是上天垂青,将此双娇恩赐于我,如今是朝脱稿,暮登台,难得有如此天赋啊!

蒲松龄:看来笠翁兄不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能寻得才情女!真是有艳福啊!哈哈哈!

李渔:高山流水遇知音,乔、王二姬乃我梨园知音,要是没有她们的才情,世人何知我李渔啊!

[两人似陷入沉思,定格。

[灯暗。舞蹈音乐起。

[舞蹈演员李渔上,表演三人舞蹈《芥子情殇》。

舞蹈《芥子情殇》

[李渔追光,舞蹈动作,定格。光暗。另一追光亮,乔姬舞蹈。定格,光暗。再一追光,王姬舞蹈,定格,光暗。突然齐亮,三人呼应,突然拥抱一起,灯光齐亮,三人舞蹈,展现情感。

[舞蹈毕,灯暗。

第三幕 层园遗梦

[主线:忿情、寄情。

[层园。院内。冬。

[舞台背景为西湖雪景图。

[幕后主题曲:

心欲乘风比圣肩,名轻利重叹凉炎。

梅弄影,黯红颜,情缘未了梦萦牵。

[舞台正中匾额“层园”,楹联:“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台侧置有假山、梅花等景。一堵围墙隔着院内院外。

情景《市井声声》

[集市上。来来往往的过客,有买的,有卖的,有调情的。喧闹声声。

小书贩(高喊):快来买噢,李渔新书,《闲情偶寄》,怎么烧菜,怎么养病,怎么选美,怎么造园,吃喝玩乐,应有尽有,金陵城内,独此一家,快来买啊!

顾客:你这书是李渔写的吗?

小书贩:那还能有假,黑纸白字,湖上笠翁,李渔新作。

顾客(翻着书):《闲情偶寄》?不会是盗版的吧?

小书贩:什么?盗版的?怎么可能,李渔授权出版,独此一家。

顾客:人家芥子园书铺里卖的才是正版的,我看你的书肯定是盗版的,小心我去报官!

小书贩:啊呀,客官,你要不要,不要拉倒。

(夺过书,匆忙离开,顾客无奈地摇着头。)

[灯渐暗。

[舞台右后侧剪影,许大人与家丁。

家丁:老爷,明天的寿宴上是不是请李家班来助助兴啊?

许大人:哪个李家班?

家丁:就是写《风筝误》、《比目鱼》的那个李十郎李家班啊。

许大人:噢,你说的是那个李渔李笠翁吗?当年在金华府我们同窗共读,他还是个响当当的五经童子,如今竟然自甘堕落,沦为唱戏卖文的,实在有失文人脸面,不能请他的家班,万万不能!

家丁:是是是!小的该死!老爷仍是天子门生,万一让外人知道李家班的班主是老爷的同窗,那还了得!使不得!使不得!

许大人:传话下去,从今天起,在我的管辖地界,禁止李家班演出,大小官员谁敢违令,一律严加查办!

家丁:是!

[灯暗

[舞台追光,智禅大师双手合一从江堤走来……

[李渔跓杖苍老的身影走出来,与智禅大师相遇,互相注目良久……

智禅:阿弥陀佛!你是李十郎?

李渔:你是金秀才?

智禅:什么金秀才银秀才,如今老了,只能敲敲木鱼撞撞钟,不中用了!

李渔:老了,都老了。想我李渔举笔耕耘数十年,写出来的戏文话本堆起来也有好几尺厚了,以前上门求诗要画的几乎踏破门槛,如今老了,这脑子也不灵光了!

智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今这世上文章已经不值几个钱了!

李渔:是啊,想我李渔卖文卖赋辛勤一生,到头来还不是落得一场空,走得走,散得散,连最懂我李渔心的乔、王二姬也离我先去了……(捶胸)你说我这胸口头啊,空得慌呢!

智禅:空即是有,有即是空,阿弥陀佛!

李渔:前面这是什么地方啊?

智禅:是严子陵钓鱼台!

李渔:严子陵的钓鱼台?!

智禅(点点头):你何不上去看看?

[李渔摇摇头,仰首长叹。知禅合十离去。音乐响起。

(唱)拄杖踏雪吊严陵,钓台咫尺已难登。仰高山形容自愧,俯流水面目甚憎。同执钓竿披蓑笠,君何名重我何轻?你辞君禄遗胜迹,我钓虚名贫加病;你留钓台供言笑,我留戏文有骂名。虽然你我相距远,厚尔薄我欠公允,天既不公何必论,也只好默默低头受袭侵。一生恰似梅弄影,何妨悄悄化烟云。雪狂风紧偏有劲枝挺,山下群花未醒,一片茫茫独见梅弄影,且休争胜众邪难掩正,待到春逝花尽,荆棘丛丛只能含泪隐。

[最后背影定格,灯骤暗,切束光。

[沈因伯手捧《芥子园画传》跑上。追光。

沈因伯:岳父大人,《芥子园画传》印好了!

[舞台空空,李渔已远去,沈因伯眼中茫然地望着前方,手中的《芥子园画传》“叭”掉地上。灯暗。

[一男孩背着画夹上,追光,见地上一书,捡起看。

男孩:芥子园画传!咦,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国画秘笈吗?哈哈!我找到国画秘笈了!

[灯光亮,一下子涌出许多小画家,都争着要来看。舞蹈。最后造型抬出一本巨大的《芥子园画传》。

少儿舞蹈《画传东方》

[灯暗。

第四幕 东方圆梦

[主线:后人敬仰之情。

[李渔文化公园。兰阴山麓。春。

[舞台背景为兰阴春馥图。

[门额已换成“李渔文化公园”,楹联换成“评古今,阅今文,才识如斯,尽可任千秋事业;行可传,言足法,规模若此,真不愧一代师儒。”

[幕后主题曲:

艺苑情长又续篇,溪山静处效先贤。

园复景,景添园,才名震世越千年。

[李渔文化公园门额在舞台中间,追光,老人与小女孩走出。

情景《兰江梦圆》

小女孩(仰头):爷爷,那李渔现在还活着吗?

老人(摸着孩子的头):傻孩子,要是他还活着的话,已经四百岁了,一个人哪能活那么久啊?

小女孩: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建李渔公园呢?

老人(哈哈大笑):那是为了纪念他啊!我们要通过纪念的形式,把李渔的思想文化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小女孩:那再过四百年还会有人记得吗?

老人:会的,一定会的。不要说四百年,哪怕再过一千年,李渔的文化精髓神一定还在传承。

[光渐暗,音乐渐起,一群姑娘从公园大门出。

舞蹈《情归兰江》

戏曲联唱《东方寄情新兰溪》(词:姜朝皋,演出:浙江婺剧团)

百鸟凌空展羽衣,万曲欢歌震云霓。秀美山川八婺地,物华天宝世间稀。

名人辈出情相继,一代宗师出兰溪。才名震世生花笔,写尽梨园美传奇。

四百年间百种戏,菊坛华彩耀眼迷。世代永把笠翁记,艺苑千秋竖大旗。

喜看中华正崛起,灿烂文化与天齐。物质精神双比翼,再创辉煌新兰溪。

谢幕。

扫此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anbaicaoa.com/sbcfb/8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三白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