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自报家门时,都会加上一个地名,比如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等等,听着十分霸气。三国时代,哪里的人才最多呢?在《三国演义》全部多个人物中,明确写明籍贯的有人。当时全国共有13个州,这人分布在其中的12州。
《三国演义》人物籍贯
东汉末年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郡县三级,类似现在的省市县。13个州分别是司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州下设郡,全国共有个郡,郡下设县,全国共有个县。
74人来自豫州。豫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现在河南省的简称即是豫。豫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原地区,是曹操的根据地,曹魏的都城许都就位于豫州颍川郡。74个豫州人中,属于曹魏的多达41人,曹操的重要谋臣荀彧、荀攸、郭嘉、陈群、钟繇等人都是颍川人。此外,蜀国5人,吴国7人,还有21人属于其他势力。
荆州也有74人。荆州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荆州相当于南方的中原,是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形容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刘备投靠刘表后,招贤纳士,“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诸葛亮。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大部分地区,又吸纳了一些荆州人士,比如庞统、黄忠等。74位荆州人中,蜀国这边占了31人,魏国14人,吴国3人,还有16人属于其他势力。
63人来自扬州。不同于现在的扬州市,扬州在三国时代是省的概念,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也包括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扬州是江东孙氏的老家和根据地,63位扬州人中有52人是吴国这边的。此外,魏国2人,其他势力9人,蜀国一个都没有。
55人来自司州。司州即司隶校尉部的简称,是政治中心洛阳所在地,类似现在的直辖市。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汉末三国时代,东汉、曹魏、西晋都把都城设在洛阳,因此,55位司州人中魏国29人,蜀国9人,吴国1人,其他势力也有16人。
41人来自兖州。三国时代,有四大水之说,即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兖州位于古黄河与济水之间,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部、河南东北、河北东南部。曹操是在兖州起家的,兖州一直是曹魏的势力范围。41位兖州人中,魏国31人,蜀国4人,吴国2人,其他势力4人。
33人来自徐州。徐州不同于现在的徐州市,同扬州一样,在三国时代也是省的概念,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三国时代,徐州虽然被曹魏占据,但是,刘备曾任徐州牧,孙坚曾在徐州治所下邳当官,因此魏蜀吴三家在徐州都有各自的人脉。33位徐州人中,魏国11人,蜀国7人,吴国11人,其他势力4人。
31人来自益州。益州辖境相当于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刘备在益州建立蜀国,因此,31位益州人中,蜀汉25人,魏国2人,吴国1人,其他势力3人。
29人来自凉州。凉州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凉州属于偏远地区,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多股势力占据,直到曹操西征马超、韩遂才归属曹魏。诸葛亮北伐后,也占据凉州的一小部分。因此,29位凉州人中,魏国14人,其他势力11人,蜀国4人,吴国一个都没有。
22人来自冀州。冀州辖境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现在河北省的简称即是冀。东汉末年,冀州被袁绍占据,直到官渡之战后,曹操才开始一点点蚕食冀州。因此,22位冀州人中,魏国有10人,其他势力10人,蜀国2人,吴国一个都没有。
18人来自幽州。幽州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东汉末年,最早占据幽州的是公孙瓒,之后被袁绍兼并,曹操击败袁氏后,归属曹操。但是,因为刘备是幽州涿郡人,所以在这里也有人脉。18位幽州人中,魏国6人,蜀国6人,吴国和其他势力都是3人。
15人来自并州。并州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东汉末年,董卓曾担任并州牧,因此在此有很大影响,三国第一武将吕布就是并州五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人。三国时代,并州被曹魏占据。15位并州人中,魏国10人,其他势力5人,吴蜀两国在并州都没有人。
11人来自青州。青州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青州面积较小,因此人才也较少,但三家都有一些重臣来自这里,如曹魏的华歆、蜀汉的孙乾、东吴的太史慈。11位青州人中,魏国3人,蜀国1人,吴国3人,其他势力4人。
《三国演义》没有写任何交州人,虽有遗憾,但也情有可原。交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在三国时代相对偏远,远离文明的中心。交州长时间被士燮家族占据,士燮是个忠厚长者,对中原王朝没有野心,不曾与魏蜀吴三家发生战争,最后和平归附孙权。
《三国群英谱》《三国群英谱》从大三国的高度着眼,综合正史与小说,用五维图(勇武、智谋、理政、统兵、信义)量化六十个最著名的三国人物
用大数据工具全面分析《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原著,形成十个专题(包括官职篇、籍贯篇、寿命篇、性别篇、数量篇、词云篇、兵器篇、姓名篇、身高篇、单挑篇)。
全书共有张图(包括五维图、绣像图、生平图、大数据图),全彩印刷。
著名三国专家桓大司马作序:全书目录京东购书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anbaicaoa.com/sbcfz/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