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6句口诀,全背住,你就是艾灸高手!
?你必须知道的艾灸后的各种反映,太实用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艾灸戒律(注意事项),艾灸者必看!
又到了“三九灸”的日子啦,错过了“三伏灸”的朋友,千万不要再错过“夏病冬治”的机会了。
?何为三九灸?
《汉书》有云:“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数九寒天,冷在三九”,冬至以及冬至后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自冬至日起阳气渐渐回升,天地间阳气开始兴起、渐强,此时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节气,因此,冬至和三九天是养生的大好时机。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三九灸的原理是中医认为冬季是人体多个系统疾病的好发之时,立冬之后,天气严寒,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易发多种疾病。此时在特定的穴位上施用各种方式的灸疗,可以温阳益气,益肺健脾,补肾散寒,通经活络,活血逐痰。使人体阳气更加充沛,气血更加充实,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过敏状态,具有治病、强身双重功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同治,效果更佳。如果您错过了三伏灸,那一定不能错过三九灸。?-三九灸时间三九天灸三九灸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在12月中旬左右可以开始首灸,之后每9天之后再完成一九灸、二九灸、三九灸和加强灸通常效果更佳。-三九灸时间:预灸年12月12日—年12月21日一九灸年12月22日—年12月30日二九灸年12月31日—年1月08日三九灸年01月09日—年01月17日加强灸年01月18日—年01月27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12月22日就是冬至了,也进入了艾灸人的另一个盛世:三九灸。
这是一年中阴气最盛,阳气尚属微弱状态时,很多平素体虚多病,阳气虚弱者或身患各种慢性难治病的患者,阳气下陷于肾寒之水里无力升发,这种情况首选艾灸涌泉!涌泉穴得温,肾水不寒则肾阳上升,肾水自升输布于全身温煦四肢而手脚温暖,全身怕冷的症状渐渐就会消失,所以说“寒根于肾气”,从我们和艾友们大量的艾灸实践经验证明,长期坚持灸足底涌泉者,手脚根本不会冰凉。中医艾灸大师说“寒主收引”,肾水寒者则寒湿邪气就会更加内闭锁于体内,容易出现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原来就怕冷的人此时更是雪上加霜,变得更加怕冷,四肢如冰,腰腿寒痛等,严重者甚至感到寒气从心里发出来般冷得发抖,全身如被包裹在寒冰里一样;还有感冒,鼻炎,哮喘发作,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病情突变危险。?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因此,在三九天进行三九灸,能起到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的功效,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九灸”是依据中医“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和“治未病”的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内病外治的一种特色灸疗法。具体时间是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顺应天象进行“三九灸”。其中又以白天进行调理,效果最佳,因为白天人体穴位处于开放状态,气血通畅,有利于药物吸收,提高疗效。三九灸的理论是“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调,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在三九灸,可以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调”的效果。适当地在三九天进补及艾灸调理可以让你在来年免疫力提高,减少慢性病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三九灸是对三伏天灸疗效的补充和巩固,与之配合,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增强体质、保健强身的功效。前者是冬病冬防,后者是冬病夏治,均是扶阳补虚疗法。三九天根据特定情况,可以采用悬灸的方法。三九灸适宜人群
一是调已病。主要调理冬季常见慢性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咽炎,各种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尿频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月经不调,以及颈肩腰腿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二是调未病。重点调理亚健康状态,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疲倦、头痛、颈肩腰背酸痛等,对于免疫力低下、有慢性发作性疾病病史的亚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三是强身健体。通过“三九灸”来提高人体抵抗力,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脚冰冷等症状,对夏季已做过“三伏灸”的患者,有巩固和加强疗效的作用。三九灸适应症1、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各种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2、过敏性鼻炎,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反复感冒;
3、虚寒头痛、慢性虚寒、胃肠炎、溃疡病、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胃痛;
4、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问题及颈、肩、腰、腿痛等症状
5、痛经、宫寒、月经不调等虚寒性的疾病及其她妇科问题;
6、男性肾虚、肝虚囊肿、性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等问题。
这些病症到底怎么灸
您可按照下表进行艾灸调理:亚健康问题施灸时间施灸穴位疼痛劳损或受寒引起的腰腿关节等局部疼、关节炎三天一次阿是穴(痛点)、命门、涌泉肩颈颈椎病、肩周炎、肩背酸疼三天一次大椎、肩颈、阿是穴、涌泉妇科宫寒、痛经、白带、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三天一次膻中、关元、命门、三阴交、涌泉男科肾虚、肝虚囊肿、性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三天一次中级、命门、涌泉保健三天一次关元、命门、中脘、涌泉三九天艾灸注意事项
1.微量出汗:三九灸不宜大汗,不是出汗越多越好,微微出汗即可。2.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3.注意体位、穴位准确:体位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舒适,自然,找准部位、穴位,保证艾灸效果。4.施灸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可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或者在饭后立即施灸。5.灸后出门:建议在艾灸半小时或一小时后再出门,四小时之内不碰寒凉之物,以免艾灸区域受到风寒。今天就是三九灸了,各位喜欢养生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这个大好机会,利用冬季三九的黄金养生时间,扶阳补虚,养好阴元,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好,为自己一冬天的健康和来年的身体,打好基础。(?点击图片查看艾灸戒律)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过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