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三白草 > 三白草防治 > 正文 > 正文

高中学校介绍合肥七中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10 4:22:29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31581.html

合肥市第七中学创办于年,现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合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合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合肥市安全文明校园、合肥市“花园式学校”。学校老校区位于芜湖路中段,北依包河公园,东靠省图书馆,南邻安徽大剧院,西临大钟楼。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交通便捷畅达。[1]

年9月,合肥七中新校如约华彩绽放高新区。新校位于合肥市望江西路与方兴大道交口东北角,校园净占地面积50.7亩、总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可充分满足10个班级的名学生在校学习、名学生在校寄宿之需。东南,毗邻高端科研机构群“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研究院”;西南,比邻合肥8所新区[-]。

合肥市第七中学办学历史

合肥市第七中学创办于年,现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合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合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合肥市安全文明校园、合肥市“花园式学校”。学校老校区位于芜湖路中段,北依包河公园,东靠省图书馆,南邻安徽大剧院,西临大钟楼。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交通便捷畅达。[-]

年9月,学校由合肥市包河区迁址至高新区,毗邻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研究院、合肥8所新区,浓郁的科教氛围奠定了学校卓越的环境品位。学校管理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设备领先、教学质量一流、育人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是安徽合肥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新校位于合肥市望江西路与方兴大道交口东北角,校园净占地面积50.7亩、总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可充分满足10个班级的名学生在校学习、名学生在校寄宿之需。东南,毗邻高端科研机构群“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中科院创新研究院”;西南,比邻合肥8所新区[-]

合肥市第七中学办学条件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先进、完备。实验室可满足高中教学大纲所有理化生实验教学需要;语音室、学生电子阅览室、通用技术教室、生物标本室等配置充裕,使用效率高;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学生阅览室期刊种类齐全;校园网络有线、无线双覆盖,教室、实验室全部具备多媒体教学条件;运动场功能完备,器材种类齐全,运动条件优越;校园教学区、运动区、办公区分块合理,整体布局呈现精品化、园林化风格。

学校现有教学班50个,在校学生余人;在职教职工余人,其中特级教师名,高级教师7名,中学一级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80%,取得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班毕业的教师40余人。教师获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人、二等奖人,省级“教坛新星”人、省级优质课大赛一、二等奖0人,市级“教坛新星”和优质课大赛一、二等奖0余人;全校教师均掌握和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学校南大门

五十四年风雨兼程,半个世纪春华秋实。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重点,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管为基 础,以教研为动力,自觉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行规范化、人文化的管理。在全省高中首创“导师制”,精心开设“奥赛班”,大力推进AFS中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强势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坚持为品学兼优的学子发放“建设未来”或“慈善爱心”助学金,引领每一位学子秉承“立志成人,力求成才”的校训,成人与成才并重,务实与创新并进,自律、自信、自强、自立。适度的办学规模,精细的学校管理,铸成七中“管理严格,质量上乘”的品位品牌。

合肥市第七中学学术研究

编辑

不断优化“青蓝工程”——构建成长平台。利用每学年的“师徒结对子”,通过“集体备课、追踪听课评课、同课异构、参与课题、德育研讨”等形式,充分传送名师、名班主任的经验、特长,全面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活力,让青年教师、班主任“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合格、6年成熟、9年优秀”,全体七中人薪火传承、永葆生机,共铸七中教育品牌。几年来,七中教师荣获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人、二等奖5人,省级“教坛新星”和优质课大赛一、二等奖10人,市级“教坛新星”和优质课大赛一、二等奖8人。

强力推进“红烛工程”——点燃教师激情。以骨干教师为辐射点,团结带领全体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郑重签署《合肥七中教师承诺书》,承诺廉洁从教,不搞有偿家教,不断净化师德、师风,真正成为“学生认可、家长信赖、学校放心”的教师,共同打造七中“名师群体”,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在实处。

大力推进“先锋工程”——发挥示范效应。广大教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与艺术,积极争当“导师”,参与“奥赛班”教学,创造性地开发校本课程,争做教育、教学、教研、教管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人。年6月,七中教师在合肥市首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中,1人被评定为合肥市首批学科带头人,10人被评定为合肥市首批骨干教师,占全校教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为8.%,位居合肥市前列。[4]

坚持实施“堡垒工程”——凝聚发展合力。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着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打造七中教师团队,切实提高学校管理、引领教育教学发展的能力与艺术,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

顺势开展“创优”工程——共铸七中品牌。借助安徽省即将启动省级优秀示范高中评估的契机,积极寻求安徽省教育厅、合肥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支持,努力争创“安徽省优秀示范高中”;七中人在一年多时间精心筹备的基础上,齐心协力,分工合作,高质量开展各项“创优”筹备工作,努力完成七中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荣而艰巨的“创举”。

合肥市第七中学教学模式

编辑

七中人强力推进“智慧型教师、智慧化教学”科研,最终形成了“智慧教学模式”。[5]

所谓“深”,就是通过教师集体的力量深挖教材,透彻理解教材的精髓,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科特征形成系统简洁的教与学的思维线索、典型例子、典型练习题,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所谓“大”,就是上课要大气,教师要敢于进行大板块教学,给学生大量的思维空间和自主空间,在“教师退一小步,学生进一大步”的格局转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和智慧。

所谓“广”,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形成广博的知识,通过学生间的交往互动形成广博的胸怀,在知识与人生经验的相互交融中提升学生的智慧。

所谓“多”,就是教师上课要简练、干脆,教师尽量少讲,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展开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和自主评价。

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模式,几乎每一个七中的教师都逐渐认同了“学生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这样一个理念。而且在此过程中,他们也不断发现学生的智慧在熠熠闪光,并且在与学生智慧相激中,体味到教学相长的真正味道!

在践行“立己达人,化知成智”的教育理念中,七中人以严格的管理、卓越的教育、精湛的教学,铸成优秀的七中品牌;从理念、质量、文化等全方位奏响了立人教育的圆舞曲,使七中成为合肥市教育的一朵奇葩,如今声正宏,花正香,情正慷。

合肥市第七中学校园环境

合肥市第七中学(5张)

学校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布以“品位、人性、便捷”为原则,既相对独立,又和谐连片,功能完善,布局美观。简约的欧派与淡雅的徽派融合,叠水流觞,绿草如茵,风格典雅,环境优美,是社会公认的读书求学胜地。

三年中,该校新建教学楼,整修校园道路,装修教师办公室和科技楼,迁移厕所,重建自行车棚,加大校园绿化力度,进一步绿化,美化、净化、香化校园。更换教师办工桌椅,安装校内电话。00年我们投入80万,建立了多功能多媒体教室及主控室,1个教室均有彩电,形成教学评估系统网、闭路电视网、校园通讯网,实验楼内部装修,更换了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及图书馆、阅览室内的所有设施进一步改善,校容校貌大为改观,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为构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确立“先建队、后建库、再建网”的三步走的学校发展组织规划。在本月建成了第二微机室。九月份随着约m的实验图书综合大楼的建成,我校建成第三微机室和自己的计算机网由网络中心连接三个计算机房、三个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备课中心、演播厅、各年级组办公室、各学科实验室和活动室、图书錧和各行政处室。并且学校各科实行集中办公,基本实现教师每人拥有一台电脑终端及一套隔断式的办公桌椅。最终端以方便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学校在年底最终形成六大信息传递系统:有线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程控电话系统、现代办公系统、教学监控评估系统和校园网络系统。

为充分发挥即将建成的校园网的作用和潜力,学校组织专门力量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与图书錧管理系统融为一体。资源库包括系统软件、教学软件、音像资料、处室管理、教师自制的优秀课件和多渠道收集的各学科全国优秀课件及课件素材等。

合肥市第七中学校长寄语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家校联手,师生一志,带着信心出发,伴着梦想远航,直奔成功的港湾!

合肥市第七中学学校领导合肥市第七中学杨开仁

杨开仁,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00年安徽大学法学研究生班结业,00年安徽省委党校经济法研究生班毕业。年任合肥七中团委副书记,年任合肥七中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年任合肥九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00年任合肥七中校长、党总支副书记,现任合肥七中党委书记、校长。

合肥市第七中学苏卫兵

现任合肥七中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合肥市第七中学夏立松

年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学高级教师,合肥市中语会常务理事。曾先后担任合肥十一中教导处副主任、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现任合肥七中党委委员、副校长。

合肥市第七中学张永剑

现任合肥七中党委委员、副校长。[6]

合肥市第七中学文化传统

校训:

立志成人,力求成才——道德至上,人格当先,诚信为本,做人第一;追求真知,学会学习,明智创造,争做人才。

校风:

勤奋、求实、和谐、创新——勤奋是成功和幸福之母,教师勤奋工作,塑天下英才;勤奋是理想和知识之子,学生勤奋学习,展兴国之志。讲实话,恪守诚信;办实事,讲求实效;求真知,掌握真理;育真人,振兴中华。学校管理和谐统一,人际关系和谐团结,校园环境和谐优美,师生身心和谐发展。实施创造性教育,切合现代理念;激励创造性教学,形成风格流派;倡导创造性学习,发展创造思维;造就创造性人才,培育未来栋梁。

教风:

管教、管导、管学,从严、从实、从新——教做真人,塑健全人格,育高尚品德,树远大理想,促全面发展;引导兴趣,指引方向,疏导疑难,倡导教法,指导反馈;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达成优异的学习成绩;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功底扎实,作风实在,教学实效;思路新活,教法新颖,语言新鲜。

学风:

勤学好问,动手动脑——学须勤以广识而通渊深博广,问须好以致疑而达精细深邃,手须动以获巧而游科技大海,脑须动以求活而驰宇宙星空。

合肥市第七中学所获荣誉

编辑

合肥七中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几年来,学校荣获了“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厂(事)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省家教名校,合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合肥市首轮新课改先进单位、合肥市高中教学综合评比一等奖”等40多项省市级殊荣,几乎赢得了教育系统能够获得的各项荣誉。

高考成绩

年高考合肥七中应届在籍在校参加纯文化课考试共人(文史类考生40人、理工类考生人),纯文化课一本达线79人,达线率5.5%;纯文化课本科达线人,达线率9.07%,纯文化课本科达线人数继年突破千人大关后,今年再度攀升!

年高考合肥七中应届在籍在校艺体类考生共有7人参加高考(文科艺术体育类考生16人、理科艺术体育类考生11人),其中6人艺体专业课和文化课本科双达线,本科达线率96.9%。

年高考合肥七中文科最高分分,名列全省第10名;理科最高分66分,名列全省第名。

年高考合肥七中应届在籍文、理科分以上共有78人(其中外出借读1人)。

合肥七中届文、理科实验班纯文化课一本达线率全部超过90%,其中高三(9)班纯文化课一本达线率%。

合肥七中年高考成绩喜报:

文科一本达线人数:人

达线率:50.70%

理科一本达线人数:85人

达线率:49.81%

文科本科达线率:9.80%

理科本科达线率:9.4%

更多学习资料,识别下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anbaicaoa.com/sbcfzi/484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三白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