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茶
记
忆
我的老家距微山湖约10多里。
儿时的夏日,常随着村里的大人们,
黎明即起,成群结队,
拉着地排车去湖里割草。
割湖草
天旱之时,湖水退去,一大片一大片的长满湖草的湖底显露出来。
那时每家每户都去割草,鲜草可以送交生产队,完成饲养牛、马、驴、骡大牲口的青草任务;晒干了,储存起来,还可以作为自家猪羊过冬的饲料。
那时的孩子们放学后回到家,放下书包,第一件事就是背起粪萁去打猪草。
在孩子们的眼里,随大人们割湖草是件极为开心的事。
头天晚上,母亲必先烙几张大饼,灌满几瓶子凉开水(大湖里的生水是不能喝的,喝了会拉肚子),以备次日在湖里填饱肚子。
盼着次日的黎明早点到来,又怕母亲趁我熟睡独自下湖去,我总是半夜不敢合眼。
天刚蒙蒙亮,邻居们互相招呼着开始动身,一旦爬到车厢里躺下,瞌睡虫便爬上了眼皮,不久就呼呼大睡起来,一任母亲拉着车子向大湖走去。
天一亮,大湖里满是割草的人们,一辆辆地排车、独轮车间隔不远散布其间。
人和车之间的草地,就是各自圈占的领地,似乎成了心照不宣的规矩,彼此绝少逾越。
孩子们割草是没有长性的,干不了多久就懒散开来,几个相熟的孩子结伴打闹嬉戏,甚或就在大人们高声叫骂呼唤声中,跑向开满荷花的水边,摘下几朵荷花、几片荷叶,有时还能摘到几个籽粒饱满的脆甜的莲蓬。
天过晌午,头顶着荷叶,手里攥着荷花,一根长长的绳子勒在肩头,帮母亲拉着湖草堆得老高的车子,走在回家的路上。
烈日当头,汗流浃背,伴着干渴和饥饿,但洋溢在脸上的那一份骄傲,那一份满足,那一种快乐,也只有那个年代的孩子,才能最深切地体会的到,似乎这车上的青草垛,都是自己的大功劳。
一回到家,立马奔向大水缸,舀起一瓢水,咕嘟咕嘟灌下肚子,奶奶总会颠着小脚冲过来,劈头夺下水瓢,责骂着“作死呀!喝凉水肚子会生虫”,赶紧倒上一碗热水,抓一把麦壳洒在碗里,有时也会一把夺过我视为战利品的荷叶,撕碎几片扔在其中。
据说是避免喝的太急,肚子疼。
就在随母亲割湖草的经历中,我亲近了故乡大湖里生长的荷,品味了荷叶泡水的清香和甘甜。
荷
渐渐长大,在学校里,一步步走近了文学海洋中的荷,领略着湖光山色间的诗情画意,品味着文人墨客笔下荷的韵和魂。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镜湖荷花的辽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荷花的壮美,“白衣卿相”柳永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山谷道人”黄庭坚的“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诗词诵读间,仿佛那娇艳欲滴的荷就亭亭玉立在眼前,让人羞怯的不敢直视那粉嫩的脸庞,婀娜的身姿,只是迷醉地眯起眼睛嗅她扑鼻的香味儿。
荷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那出水芙蓉的娇柔,羞涩,馨香,千娇百媚,风情万种,在文人骚客的眼里,化作了超凡脱俗的仙子,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荷花塘、芦苇荡映衬着情窦初开女儿的笑靥,荡漾着采莲女柳莺婉转的歌喉。
我是喜好清静的,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远观”,而非“亵玩焉”。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三俩好友,同游山水间,一如诗人陶醉的采莲图。
记得网络上流传着一句时髦的话:“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其实大家对荷的喜爱,莫不如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先生《爱莲说》一面世,许多的正人君子们皆标榜自己爱莲,不是爱容颜,而是慕高洁。
我不知道许多人嘴里所谓的“君子”和“小人”到底相差多少?因为嘴长在某些人的脸上的缘故,某些“不合我意的小人物”是否会被简化忽略为“小人”了呢?
若如此,“君子”和“小人”还不就是上下嘴唇之间的距离,大家只能报以“呵呵”了。
一年有四季,荷美皆不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春日的荷;“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是初夏的荷;“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是深秋的荷;“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便是冬日的荷了。
从破水萌绿到残荷枯芰,从早春到严冬,默默走完生命的过程,奉献了绿叶伞盖,奉献了籽粒饱满的莲蓬,连同自己的根茎——莲藕,一杯荷叶茶,一碟白莲藕,一碗莲子粥,它为世人倾尽所有,既不争名于朝,又不争利于市,也许这是它平淡无奇的宿命,更是它无怨无悔的追求。
荷叶茶我爱荷,从心底里爱着生长着十万亩荷花的故乡的湖,想念着生活在湖边的儿时的伙伴们,大家虽不常聚,但年少时的点点滴滴常常涌上心头,永远忘不了那片故土,忘不了那份如荷上露珠般纯净,如大湖一样辽远的兄弟深情。
XF是我初中同学,学习不甚突出,但非常聪明,围棋、象棋下得很好,篮球、足球,满场飞,操场之上生龙活虎,堪称当年班里的文体高手。
为人处世,更是厚道真诚,性格豪爽,颇有侠义心肠。
他是我们一帮要好的同学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初中毕业,他便早早步入社会,为生活奔忙。他的家紧靠大湖,有一双懂事听话的儿女,他和他勤劳贤惠的妻子起早贪黑,挖鱼池,养鱼种藕;造台田,种植树木庄稼;荷花地、芦苇荡,摘莲蓬,割芦苇,捞鱼摸虾。
更绝的是他还有一高招,随便在鱼塘边一转,便可知道哪里有老鳖,这在当年“中华鳖精”盛极一时的时候,一只野生鳖可是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闲时也常常外出打工挣钱,用一支长篙在大湖上撑起逍遥旷达的潇洒人生,加之性情豪爽侠义、至真至纯,像极了水泊英雄阮氏兄弟!
听说我血压有些偏高,他亲往湖中摘了些荷叶,晒干叠好,寄给我,告诉我荷叶治高血压很有效。
慢慢的,我便爱上了这荷叶茶。
每每望着茶壶中热气袅袅升起,品啜荷叶清香,整个人也飘飘欲仙起来,随着荷的馨香飘荡出去的有荷的魂和我悠远不定的思绪。
永远忘不了那个刻骨铭心旳日子,年3月19日中午,故乡的一位同学打来电话,“告诉你一个噩耗,XF走了”!
是那个平日里粗门大嗓、强壮如牛的XF吗?
“我们刚从他家里回来,真的没了”。
犹如一声霹雳,我呆呆地坐在桌前,脑子里一片空白,杯子里泡着的荷叶还冒着袅袅的热气,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无声的流下……
早上上班前,我还去翻找他送我的荷叶呢,莫非,这就是心灵感应,你呀你,咋就这样走了?
回至家中,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呆坐良久,禁不住低声哭喊:XF啊!你心疼死我了!接着大放悲声,妻不知所措,默默站在一旁陪着流泪……
22日一早,从济南赶回老家,和几个同学相约去奔丧。
及至村口,一眼看见搭起的高高的灵棚,看到依然面带微笑的遗像围裹着黑纱,听着孩子和亲人们撕心裂肺的的哭唤,再也忍不住奔涌而出的眼泪,嚎啕大哭起来……
重病在身的老娘还等着你来照料呢,乖巧的女儿在读小学,刚刚参加工作的儿子还未结婚成家,相濡以沫的妻子如何承受这塌天的祸?
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你怎能这样撒手人寰?
中学时代的校园趣事,撑船带我们游湖的快活情景,几十年的一幕一幕,在脑海里不停翻滚,粗犷的爽朗的笑声萦绕在耳边,可这辈子,我们竟再也无缘相见!
就让泪水尽情地流淌吧,为了阴阳两隔的永远的痛……
他的坟地,面向大湖,临近国道,在他亲手开垦的湖滩上,在他亲手栽下的那片杨树林里……
此后多年,每每回老家路过,忍不住朝这里张望,轻声告诉我的妻儿,那是XF的坟;此后多年,再也没敢去游湖,总怕撕开伤心的回忆……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秋高气爽的日子,坐在自家阳台上,泡上一杯荷叶茶,过着洪应明先生《菜根谭》里描绘的闲适惬意的日子,若兄弟还在,该多好呀……
.12.3于济南
长
按
关
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anbaicaoa.com/sbcfb/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