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教授您好,咱们今天说的是糖尿病,那么到底什么是糖尿病呢?您先给我们的听众做个简单的介绍。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何教授,是什么样的病因所引起的糖尿病呢?
.遗传因素
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4~/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糖尿病有什么早期的症状吗何教授?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一、容易饿,吃得多
由于体内的糖分被当做尿糖排出体外了,所以吃进去的东西不足以维持身体需要的热量,导致患者总是出现饥饿感,于是大量的吃东西,但是还是感觉到饥肠辘辘,平时不怎么吃甜食的人,也变得开始吃大量的甜食,出现了以上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就需要考虑是不是患上糖尿病,医院就诊。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二、手发麻,脚抽筋
糖尿病人会经常出现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这些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三、感疲劳,尿液白
糖尿病患者常常会无缘无故的感觉到疲劳,特别是上下楼的时候更是明显。尿液呈现出白色,有甜酸的气味,如果出现了以上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医院就诊,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比较好控制血糖,并且会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四、眼疲劳,视力降
糖尿病患者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看不清楚东西,站起来的时候眼前发黑,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忽然变成了近视,出现了老花眼等症状。这是糖尿病会引起的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疾病的明显表现。这个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出现了,就得赶快查血糖和到眼科就诊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五、体重降,无他因
如果出现了体重不明原因的急剧下降,需要考虑是不是患上了糖尿病,医院就诊。体重下降还可常见于恶性肿瘤、肺结核、甲亢等疾病,排除之后就要考虑是糖尿病,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温馨提醒:了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是及早发现糖尿病、及早治疗的关键,如果出现上述糖尿病早期症状,医院查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吧!
何教授,冬季糖尿病患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
冬季是糖尿病病情最易加重和并发症多发的季节。所以在寒冬时节,尤其要提醒糖尿病患者做好自我保健,平安过冬。
.御寒保暖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由此导致的死亡率将大大增加。如每年“寒流”袭来时,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便会发生不良生理反应,如血糖、血压升高,从而出现心肌梗死、脑梗塞和脑出血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御寒,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注意保暖。
2.稳定情绪过度的喜、怒和悲伤,情绪出现波动,与糖尿病有着密切而微妙的内在联系,此时交感神经兴奋,不但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同时会导致心脑血管局部痉挛,使得局部血管供血不足,进而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产生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脑血管病的严重后果。所以糖尿病人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负性情绪影响,保持情绪稳定。
3.节制饮食糖尿病人本来就多食,尤其是在冬天,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旺盛,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科学的食谱,控制主食如米、面及淀粉类食物量,忌食糖及甜糕点,有饥饿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类、肉类等,多吃些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
4.注意护足糖尿病人,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经病变,造成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和局部感觉迟钝,足部的皮肤破损或癣感染等,均可发展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成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坏疽,而血液循环不良和神经的损伤在冬天易引发冻疮。糖尿病神经病变者,睡觉时不要用热水袋或热宝取暖。最好选购几双宽松舒适的袜子,睡觉时可以穿上用于脚部保暖。
5.防止感染呼吸道、皮肤、尿路感染等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甚至成为危害生命的因素。故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洗澡,皮肤破损、疖肿、毛囊炎等应及时治疗;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患有牙病及时治疗;积极治疗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以消除发生肺炎的隐患。
6.合理运动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一环。在冬季运动需控制好几大要素:运动时间不能太长,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随时调整。运动的节奏自己要学会控制,逐步加大运动量。
7.多晒太阳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不但引发病人全身疼痛,不能运动,甚至引起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经常晒太阳是预防骨质疏松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所以,糖尿病人在冬天要多晒晒太阳。另外阳光是一种电磁波,犹如一种天然的“兴奋剂”.阳光辐射到人体会造成一系列有助于糖尿病人的生理变化,如红外线“热”的作用,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
8.血糖监测进入冬季,人的食欲大增,为驱寒每天都吃不少油腻厚味食物,加上气候寒冷,户外活动明显减少,导致血糖升高,如果能经常监测血糖,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作相应的调整。因此,糖尿病患者冬季血糖检测要勤,一般认为,病情较轻者可半个月检测次;病情较重者可3~5天或每天检测次,并经常与医生取得联系。
冬季在饮食上,您有什么建议给我们的糖尿病患者吗?
一、糖尿病人宜养精蓄锐
冬季是糖尿病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寒冷的天气,会刺激人体交感神经,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肌梗死、脑梗塞和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老年糖尿病者尤为明显。冬季养生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人们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以收藏阴精,润养五脏,养精蓄锐。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伤肾、先天禀赋不足或过服温燥药物等,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耍病因。如果糖尿病患者到了冬季不注意饮食的调理,或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刺激食物导致使燥热内生,阴精亏损使精气神得不到很好的闭藏,到来年春天就会引起病情加重,健康就会提前透支。
二:冬季糖尿病人不可盲目进补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很多糖尿病人都喜欢冬季进补,在经过了春、夏、秋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即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虚者补之”,不虚则正常饮食就足矣,同时应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正如元代《饮食须知》强调:“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应视机体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来决定是否应该进补,如何进补。一般而言,糖尿病人血糖明显升高或有严重合并症,应积极控制血糖,治疗原发病,不可妄用补品。
三、食补要补结合,合理进补
北方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喜食辛辣食物及火锅如涮羊肉,炖肉汤等高脂肪食物来驱寒,一方面辛辣食物刺激胃液分泌,进食量明显增加,另一方面过食肥甘厚味,从而使血糖、血脂明显升高,得不偿失。所以糖尿病人既要保证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又要保证热量不超标。糖尿病人进补应食补、药补相结合,合理进补。冬季当以温补为宜。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何首乌、枸杞子、当归、茴香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黄鳝、甲鱼和海虾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等。偏于阳虚的人以羊肉、鸡肉等温热食物为益,它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能。阴阳俱虚,赢弱之人,当多食滋阴填精的食品,如甲鱼、燕窝、鸭肉、黄牛肉、狗肉、海参、桂圆可经常交替选用;阴气不足者,则宜食鸭肉、鹅肉。鸭肉性甘寒,有益阴养胃、补肾消肿作用;鹅肉性味甘平,清香不腻莲藕、黑术耳也是盏阴上品。
4.科学配餐、辨证施膳
糖尿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食物营养特点,遵循“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达到营养平衡的饮食”原则,科学地选择和摄取食物,辨证施膳。
今天非常感何教授您的到来,给我们听众详细的讲解了有关糖尿病的冬季注意事项。欢迎您以后能经常做客到我们节目当中来。
最后,记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anbaicaoa.com/sbcfzi/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