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三白草 > 三白草栽培 > 正文 > 正文

兰溪首档文化ldquo圆桌派rdq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6/19 11:50:14
首档解读兰溪文化脉络、推广兰溪本土文化的大型融媒谈话栏目《早茶街》,第一季昨天在兰溪市融媒体中心各渠道首播,作为制作单位,「兰溪知道」很荣幸能置身其中,参与了节目从创意、拍摄到制作的全过程。我们觉得有必要把这个经历写下来,既为这一季存档留经验,也为将来以更多更好的形式去表现兰溪本土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我们想做一档关于兰溪文化的节目,作为‘兰溪日子’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的一个重要项目,一起来谈论一下。”这是兰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分管领导赵琰发给我的一句话。此为《早茶街》的缘起。跟任何创意工作一样,灵感雏形有时候与最终呈现的作品会天差地别,但只要你剥开形式的外壳,其核心还是会回归初心。比如,《早茶街》一开始并不叫《早茶街》,而叫《兰阴夜谈》;又比如我们原本只想以自媒体为传播手段,最后却在电视荧屏上首播,使制作压力倍增。但不变的是,我们一直都坚持以清谈形式来呈现,以一种更轻松更易懂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兰溪和兰溪文化。《早茶街》第一季幕后花絮点击更精彩说起清谈节目,《圆桌派》及其前身《锵锵三人行》是鼻祖,而两者之所以成功,一个“经常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窦文涛是关键,他既要引领话题节奏,又能输出自己的观点见解。而要做兰溪文化类谈话节目主持人,资深文化大咖、兰溪市政协副主席陈兴兵再适合不过了。在交流了节目的创意和构思后,陈主席欣然应允,并经过多次的面谈请教和研讨,确定了第一季的主题——《过年》。通过《年俗》《年事》《年味》三个角度来讲述兰溪人关于春节的独家记忆,根据内容的不同,对谈话嘉宾的邀请也各有侧重。兰溪人都熟悉的“阿林”萧家林老师、画家宋永进老师和音乐表演专业教授倪淑萍,在各自专业领域都造诣颇深,由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专业视角来讲述传统年俗,自然精彩纷呈。而来自桐乡的新兰溪人——郎静山摄影馆馆长卜宗元老师、市文广旅体局党委委员赵琰则和萧老师一起和大家分享了各自记忆最深刻的新年。团市委副书记孙璇作为90后代表,与倪老师、宋老师展开了一场“年味是否越来越淡”的讨论,是三段对谈中最能引发热议的部分。节目名称定为《早茶街》后,我们就决定把第一季的拍摄场地定在了游埠老街,原因有三:

游埠早茶由于自带烟火气,已经成为了兰溪文旅的新名片,作为文旅线主导的节目借势推广一举两得;

茶馆本身就是一个交流信息的场所,天然具备对谈气质,与节目风格极其吻合;

早茶街的名称带有浅显易传播的IP感,为今后的文创开发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经过多次堪景,我们在老街上最终选定了卜总开发运营的源茂坊茶馆作为节目主场景,这家去年10月开业的店铺,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民国老茶馆的风韵,搭配民俗主题的内容再好不过。整个节目从创意发起到决定拍摄,前后只有不到10天时间,七位嘉宾是在开拍前一晚才集体到齐,大家相聚在兰溪摄影之家客栈,针对最终的呈现内容聊到了深夜,而为了更好的节目效果,又在第二天的凌晨四点就早早起床准备,为老师们的敬业精神点赞!谈话节目,看似场景少,但因为对谈时每个人的神态和反应都要及时抓拍,我们在现场共设置了五个机位拍摄,这样就不会错失任何精彩场面,但也成了后期制作的噩梦。剪辑软件局部界面同时,因为交流过程中经常性的出现方言俚语和地名,字幕组对其进行核校也花费了大量精力。在此也要特别感谢下文旅局的刘莹同学,和我们通宵达旦地爆肝赶后期,甚至亲自上阵干起了剪辑和字幕的活,vlog也拍得棒棒的,大家快去点赞哦。

“你还很年轻,将来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不能丢,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这是刘同学vlog里的文案,写的真好。

《早茶街》刚出生,很年轻,也充满了各种不足、瑕疵,在整个拍摄制作过程中,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各种指正帮助,再次一并表示感谢。

但无论如何,我们没有丢掉良心和理想,因为我们深爱这座小城!

有如此支持我们的观众,足矣!

我们定当化为动力,继续前行。

《早茶街》第一季共6集

自1月27日起连续更新六天

希望你们能喜欢

文案/编辑:J叔图片:JVISION朗健、小丸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anbaicaoa.com/sbczp/996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三白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