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三白草 > 三白草繁殖 > 正文 > 正文

常用中药药性鱼腥草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1 16:33:00

鱼腥草

蕺菜,臭菜,紫蕺,九节莲,肺形草,臭草,臭蕺,侧耳根,

微寒,辛。归肺经。

儿科常用药

1,清热解毒,排脓消痈,用于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痰稠,热毒疮疡等症。

2,清热利尿通淋,用于热淋,热痢,小便涩痛之症。

亦可用于癌症合并感染,咳嗽,疼痛,水肿,胸腹水,咯血,便血,尿血等症。

15-25克,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虚寒证忌用。

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全草。生于背阴山地、林边、田埂及洼地草丛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及西藏等省区。

《别录》:“蕺,味辛,微温。主治蠼螋尿疮,多食令人气喘。”

《日华诸家本草》:“淡竹筒内煨熟,捣敷恶疮、白秃。”

《本草纲目》:“散热毒痈肿。”

《本草经疏》:“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

鱼腥草Yuxingcao

《名医别录》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段,晒干。生用。

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煎服,15~25g。鲜品用量加倍,水煎

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本品含挥发油,不宜久煎。虚寒证及阴性疮疡忌服。

干鱼腥草置干燥处;鲜鱼腥草置阴凉潮湿处。

鱼腥草的功效作用

辛,微寒。人肺、肾、膀胱经。

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利尿通淋。

本品宣肺散结,清热解毒,为肺痈要药,近来试用于肺癌的治疗。

1.清热解毒:①用于风热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常与桑叶、菊花、连翘、芦根、黄芩等同用。②用于肺炎、支气管炎,常与芦根、黄芩、大贝、炙百部、麻黄、杏仁等同用。

2.解毒消痈①用于肺脓疡,常与黄芩、薏苡仁、芦根、桃仁、冬瓜仁、桔梗等同用。②用于痈疮肿痛及毒蛇咬伤,可单用或鲜品捣汁外敷,治痔疮肿痛可煎汤熏洗。

3.利尿通淋用于湿热淋证、肾炎水肿、小便不利者,可与车前子、冬葵子等同用。

鱼腥草、败酱草、红藤,三药均为清热解毒之品消痈凉血力强,为治内痈专药,其不同之处,以应用部位来说,鱼腥草多用治肺痈,败酱草多用于肠痈,红藤多用于肠痈及乳痈。

1.配野菊花:鱼腥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排痈;野菊花功能疏风散邪,清热解毒。二药合用,使风热去、热毒解,则诸症自除。

2.配桔梗:本品清热解毒作用颇强,长于解毒排脓而消痈;桔梗长于宣通肺气、祛痰、排脓、消肿以治痈。二药配对,相使为用,同奏宣肺祛痰、消热排脓、解毒疗痈之功。

3.配车前草:本品功能清热利湿,又能利尿消肿;车前草既能利水道、消水肿,又能别清浊、导湿热。二药合用,清热利湿、利尿消肿力强。

4.配蒲公英:两者均为清热解毒要药,二药配伍,相须为用,解毒之力加倍,清热之效益彰,可用治肺痈、乳痈、尿路感染及蜂窝组织炎。

5.配黄连:鱼腥草清热解毒,善治痢疾;黄连清热燥湿,善清解大肠湿热。二药合用,清热解毒,化湿止痢,可用治湿热常与痢。

虚寒证及阴性疮疡者忌用。

内服:15~30克,入煎剂。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孙会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anbaicaoa.com/sbcfz/467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三白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